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44章 上梁大吉

關燈
轉眼到了上房梁那天,夏種已經收尾,除了幾塊貧瘠比較幹旱的地需要組織人挑水潑地,別的已經種完。

大家都能輕松一些,騰出時間來幫忙蓋房子,原本如果農閑的時候,全隊幫忙兩天就可以把三間屋子蓋起來。

莫茹起來先去棉花地拿蟲子,回來順路收集一些野生灌木存在空間裏,像紫穗棉槐、枸杞、酸棗、荊棘等等,這些是她留著圍院墻的。

張翠花沒去上工,一早就起來忙活準備要上供的供品、上梁飯菜,等晌午男人們下工回來上梁就可以開始。

她原本想割二兩方肉回來,做了好幾天的思想鬥爭,昨天終於下定決心拿了二兩肉票讓紅鯉子去鄉裏割肉,結果人家沒有。沒買到肉,張翠花又有點失望,最後決定買一大塊豆腐代替。

一般下來黃豆以後村裏自己做豆腐的,這時候自己村沒人做,但是鄉裏有,她就讓周明愈又跑一趟買了塊大豆腐回來。好在這時候還沒要豆腐票,等以後要豆腐票,豆腐也買不到的。

除了大餑餑和方塊豆腐,她還準備了幾樣瓜果,都是村裏自己產的,周誠義家摘的杏兒,別人家給的桃兒,或者誰家給個面瓜。

另外她帶著莫茹自己做了一些點心,這時候買點心油條都要糧票她舍不得。

點心是莫茹和她一起做的,莫茹雖然做不了高技術含量的飯,但是點心、菜式這種架不住吃的多。

沒殺過豬,還沒吃過豬肉?

不舍得油、糖,可以用紅棗,家裏有棗樹每年都存點紅棗的。雖然一到夏天幹棗生蟲子,不過時常拿出來陰幹晾一下,總歸還是能存住幾個的,陳秀芳還悄悄送來半斤。

張翠花活了很硬的面,搟成餅,再切成指肚大的菱形塊,放在鍋裏幹炒。雖然裏面沒有家糖油雞蛋,可因為是細面,吃起來也是噴香甘甜的。

另外根據莫茹的描述做了一個南瓜棗泥糕,蒸的,也不用油。

再有兄弟鄰裏送的,誰家送點菜,送把花生或者什麽吃食,最好的就是送倆雞蛋,沒有值錢的但都是心意,畢竟誰家都不富裕。

按照以前還得放鞭炮,不過現在鞭炮沒的買,所以只能省了。

因為要來幫忙上梁,周誠志晌午早下工一小時,他帶著本家的男勞力過來幫忙,其他人也都過來看熱鬧。起房屋是大事,比結婚生孩子還大,跟以前的喪禮差不多。

按照算好的吉時吉日擺好供桌,再一個碗一個盤的擺上,自己家的粗瓷大碗,從別人家借的幾個盤。

要由家裏最有威望的長輩來擺,象征著福氣綿長。

周誠義、周誠仁、周誠志一起把供品擺上,然後領著小輩跪下磕頭拜拜,求關公保佑一家平安健康,另外還得祭拜魯班,求他保佑上梁大吉。

其實本來破土動工的時候也要拜土地的,但因為土地是虛構的神仙,封建糟粕,現在不允許,否則張根發就能找到把柄來找麻煩。

他們就當這是舊房翻新,之前祭拜過土地的,不用重新祭拜。

而求關公保佑,則是因為當地從清末開始就戰亂頻發,為了求一方平安,開始拜關公的。

關公和魯班都是實際歷史人物,拜一下不算封建迷信。

就這樣張根發還領著兒子和治保主任跑過來呢,看他們上供,他肚子裏氣鼓鼓的。

周明愈看他臉上皮笑肉不笑的,就走到他身邊去,“大隊長過來捧場啊。”

張根發要笑不笑的,“明愈現在是真能幹,錯眼不見的就蓋起三間大房子來。”

周明愈道:“大隊長笑話我們呢,三間泥土草房子,連塊青磚都沒有,頂上也沒有瓦,過些日子下大雨還得犯愁呢,那裏比得上大隊長的青磚挑檐啊。”

說酸話也得哥我蓋起磚瓦房再說嘛,我自己都還不滿足呢,你這樣不大好。更何況,你家以前住的地都沒有,靠著運動當上大隊長,利用職權又蓋上青磚挑檐的瓦房,不以權謀私誰信啊。

自從被趙老漢兒把他錯認成張根發,周明愈見了張根發就不得勁,越看越覺得不順眼。

張根發更不得勁!好你個二楞子,你還想跟我比呢?我好歹是大隊書記呢,跟我比你算老幾!

這時候周誠志喊道:“上梁大吉!”

……

屋架早就搭好,只有三間正房最上面的橫梁沒放,把這個放上去就算上梁完畢。

周明愈、周明光還有周明國、周明維、周明青等八九個男人,有的爬到房梁上去,有的在下面負責遞木頭。

四個人用繩子拖著一根大梁小心翼翼地運上去,周明愈和周明光倆騎在房梁兩頭,接住安放上。

因為不能放鞭炮,周誠志就領著人劈裏啪啦鼓掌,還有人把大隊裏的鑼鼓拿出來敲敲打打應景熱鬧。

張翠花把攢好些年準備好的紅布帶、一雙紅筷子、一個五帝錢的錢串子交給周誠仁,他爬上去遞給周明愈,讓周明愈掛在明間的大梁上。

上完屋梁就開始蓋頂。

檁子之前就鋪好了,直接把人字形的秫稭笆子一架架地鋪在檁上,按照莫茹的理解,其實就是椽子。為了節省木頭,或者說用這個更保暖輕快,冬天不至於太冷。

周誠志已經指揮著人和泥,用來覆蓋屋頂。

在大家的幫忙下,地上小山一樣的一堆秫稭笆子,都密密麻麻地鋪上屋頂,再覆蓋一層黃泥,抹平。黃泥裏摻了很多艾蒿等草藥可以驅蟲,這是周明愈的主意,平時莫茹收割曬幹攢了一個草垛垛在河邊,現在直接拿來用。

屋頂抹平,這時候要蓋瓦片的,他們沒有就只能用麥稭草蓋頂。

一層層厚厚的麥稭草鋪上去,黃泥壓住,充當瓦片。覆蓋到頂的時候,再把脊瓦擺上去,一片壓一片,防雨,邊緣用黃泥封口。

之後就要裝煙囪。

因為屋頂是麥稭草的,煙囪就要尤其小心,以免會引起火災。

有周玉忠兄弟們幫忙,這自然不是問題,給收拾得利利索索的,而且摸得很平,幹了以後也沒那麽容易被雨澆爛。

村裏都是泥草屋頂,很容易漏雨,所以周玉忠兄弟們很吃香的。就算有些人家自己會修,那也不如他們修的好,人家是專業的。木匠和泥瓦匠甚至石匠、篾匠,他們那一支都有。

等他們蓋好屋頂,張翠花已經領著媳婦們把晌飯也準備好了。

酒肉是沒有的,但是管頓幹飯還是要的,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周誠信和周玉忠那樣奇怪,幫工吃頓飯還是應該的。

菜園裏有菜,直接燉一大鍋,快出鍋的時候倒一勺花生油下去,上面就飄著一層油花噴香四溢。

另外就是秫秫面加南瓜、豆渣做的窩窩頭和蒸地瓜幹,這都是現在的主食。

就這樣,對很多人家已經非常豐盛,畢竟可以吃飽!

一般都是吃個七分飽最多八分飽就成,沒有跑人家就往死裏吃的,畢竟誰家都不富裕,你要是一個人吃人家倆人的,就會被記住,到時候被人指點說笑話好長時間。

趙化民家幫人幹活,一個人幹活一大家子老小去吃,所以村裏人都不敢用他們。但是他們臉皮厚,誰家有事,總是觍著臉去給人家硬要幫忙。

這一次綁笆子的時候,趙化民的老婆梁淑英就來了,雖然張翠花說不用麻煩她,可她還是躲在角落裏充數。

按說綁笆子人多,女人是不吃飯的,只有上梁這天來幫忙上梁、蓋屋頂的男人才會留下吃飯。

可梁淑英不管,她就是奔著吃來的。

吳美英的男人在幫忙蓋頂,她又幫忙綁笆子的,自然也來跟著忙活。她看趙化民和梁淑英也去拿窩窩頭吃飯,急了,“我說你倆幹嘛來的?”

梁淑英立刻兇回去,“我們幫忙幹活,當然要吃飯,又不是你家的,你急什麽!”

吳美英剛要罵回去就被陳秀芳給拉了一下,“吳美英,二嬸子家大喜事兒,你別罵架不好聽。”吳美英瞪了她一眼,“你少碰我啊,我讓你碰我了嗎?”陳秀芳嚇得趕緊松手。

吳美英倒是沒再罵人,卻也沒讓趙化民夫妻倆得手,就沒見過這麽懶這麽饞還這麽能占便宜的。

那天綁笆子的時候,梁淑英來幫忙?幫個屁!她是來嚼舌頭的,唧唧歪歪,說話又酸又毒,當她吳美英沒聽見呢?

什麽“這泥草屋子可不結實,別下大雨沖塌了。”“上面都蓋草,要是起火可完蛋!”怎麽別人有點什麽事兒,你就不能說句好聽的,總是說膈應人的?不會說話就閉嘴!

這是吳美英最膈應趙化民一家子的地方。

那時候她婆婆何杏梅給人治病、算命的,很能貼補日子的,結果梁淑英這個臭嘴婆娘整天說什麽,“整天裝神弄鬼的,可別哪天自己見鬼了。”“又跳大神又給人家說媒,多不吉利啊!”

什麽話都能她嘴裏蹦出來,到後來果然破封建迷信不讓弄了,還把何仙姑給關了一陣子。幸虧她在村裏人緣不錯,周誠志也為她說話,把他們一家子劃在二隊,這才沒倒黴透頂。

“我二嬸子家大喜事,不和你一般見識,少惡心人。”吳美英瞪了梁淑英一眼,端著笸籮去給幹活的人發窩窩頭。

梁淑英氣得撇撇嘴,卻也不敢說什麽,她可沒本事在周明愈家撒潑,二楞子就是二楞子,誰要是惹他,道理也不講上來就揍的。

她還真怕周明愈打她。

尤其以前他對東子那麽好,現在理也不理,她總覺得是不是周明愈嫉恨他們家?她甚至覺得肯定是因為兒子和張金樂好上了,嫉妒呢!所以她更得小心點,沒敢再整幺蛾子,灰溜溜地走了。

……

上梁起了屋,然後就盤炕、壘竈,這些周誠仁帶著兒子侄子就能辦了。

三四天後,東西間的炕和鍋竈也壘好,只等門窗了。

莫茹按捺著激動,她對新家充滿了期待,因為她相信周愈的設計。前世他們的婚房就是周明愈自己設計找人裝修的,溫馨又舒適,很多細節見功夫,讓她覺得非常順手。

她溜達著打量了一圈。

新家沒有買大鐵鍋,買的是中等的雙耳鐵鍋,小家口做飯燒水也足夠用的。鍋安在西間竈上,竈臺和正常的一般大,就是留的鍋框子小一些而已。

蓋房子的時候周明愈已經在墻上留了很多楔子,可以放擱板、裝棍子,用來掛勺子、鏟子、筷籃、刀具等。竈臺靠外墻的鍋洞子上頭也用土坯壘起簡易櫥櫃,可以放碗盆等用具。

土坯屋很簡陋,但是內裏設計得井然有序科學又合理,相信住起來體驗感會非常好。

所以雖然沒有門窗,莫茹倒是很想早點搬過來,畢竟這裏安靜一些,晚上說個話也不用怕人聽見。住在一起,隔壁打個呼嚕說個夢話都聽的清清楚楚的,而且男男女女的夏天要洗洗擦擦也不方便。

沒有門可以先用木棍夾一個幛子,沒有窗可以用蒲葦編兩張席子掛著,炕上沒有炕席就先鋪上麥稭草再鋪一個草簾子,等秋天高粱下來再用高粱稭破蔑子編一張篾席鋪上。

篾席村裏很多老頭兒都會,這和編草鞋一樣算農家日子的基本手藝,你要是不會就得買,沒錢買就只能求人幫忙,貓冬的時候一張席兩個人也得編一天,也不是那麽好請人的。反正也不是多了不得的技術,去學人家還是樂意教的,熟能生巧,久了也能編得差不多。

周誠仁冬天都是和周誠志、周誠義等老頭一起編席的,手藝一流,自家只要有高粱稭基本不會缺篾席鋪。

不過要想炕幹透再試試火道,哪裏漏煙還得抹抹,怎麽也得十天八日的。

周明愈忙著處理院子,把不利於植物成長的表層石頭砂礫土鏟掉,堆在一邊留著壘茅房。雖然眼下不養豬可豬圈得壘起來,可以漚肥,肥料交給集體也算工分。尤其現在沒有自留地,積肥都要全部交給集體。

他和莫茹趁著晚上又去拉了一次石頭,堆在院外留著壘院墻和豬圈,這些他自己攢材料慢慢幹就行,不需要麻煩別人。

房子起來等的就是木工活兒。

蓋房子都是木匠活兒慢,因為需要先把木頭處理成板子再加工成門窗、家具,很費時日。

如今都是周誠信和周玉忠帶著周培基和周明愈做,周玉忠的那些兄弟們得空也來幫一下。

倆人依然不理周誠仁,更不去家裏吃飯,周誠仁也習慣了,不理就不理吧。他悄悄張翠花講,拿錢讓周明愈去集上買點好煙葉回來。

這時候農民要抽煙一是去供銷社裏買紙煙,這個很貴,沒人舍得買。另外就是去集上買煙末子,有人從卷煙廠倒騰出來的碎末,卷紙煙不合格就賣到鄉下來。這樣的一毛錢買一捧,節省一點可以抽半個月,差不多一天一分錢。

基本上大家抽的都是這種。

還有一種,是有種煙任務的人家,交了煙任務還能剩下一點煙葉,就自己簡單烤烤,完了悄悄拿到集上去賣。

這種要貴,價格是碎煙末的三倍,一般都是大隊幹部或者是城裏上班的人買。

在鄉下,周誠仁家條件算好的他也舍不得買,寧願省了錢讓家裏人吃次燉雞蛋。

他讓周明愈買這種煙葉回來切絲給木將們抽,不管飯管抽煙也是一種犒勞,好這一口的,吃喝穿都不重要,有袋旱煙抽就賽過活神仙!沈重的生活壓力和精神困乏,反而更需要煙來刺激和獲得一種無言的安慰。

周誠仁這一招明顯取悅了那些木匠們,他們幹活兒更起勁,做得又快又好,幫著周玉忠把板材都處理好,這樣做門窗就快得多。

……

這時候省委下來文件,要求地委、縣委大力組織合並大社運動,要求把之前的農業高級合作社合並為大社。因為河南省遂平縣在4月20日率先成立了第一家農業大社,後來學習巴黎公社更名為“衛星人民公社”,所以各地都學習榜樣,也叫做人民公社。

文件下發以後,就開始組織各地農村會議、學習、游行等,組織百姓天天喊口號:“跑步進入共產主義”,“共產主義是天堂,人民公社是橋梁”等。尤其是省城、與各地市周圍的農村最先開始,然後慢慢地往各縣城下的農村蔓延。

能夠建立公社,遵循“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”四同原則的,基本都是一個鄉或者鄉鄰的兩三個小鄉,他們共同擁有一大片水源或者新修的水庫,這樣才能一起灌溉一起勞動。

而雙溝鄉沒有特別大的河流和水利工程,就和南邊的井溝鄉合並,到時候可以修建各村的水渠引馬旺水庫灌溉農田。

現在是上級下來調節指導兩鄉談判拉鋸,就為了叫雙溝公社還是井溝公社都定不下來,而且公社設立在哪個鄉政府,哪個鄉政府做主導,誰當公社書記、社長等等問題一時間也扯不開。

但是各村的公共食堂還是被正式提上議程,拉開了轟轟烈烈的序幕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